027-5604383

新闻中心分类
汪顺退出决赛!是什么让他做出这个令人意外的决定……

汪顺很忙,还未参加今晚的2025全国锦标赛男子100米自由泳决赛就提前“下班”了。在稳获该项目决赛资格后,这位奥运冠军做出了一个令人意外的决定——退出决赛。这个选择看似突然,却恰恰揭示了当下汪顺的全新定位:他的征途,早已超越了一条泳道内的胜负得失。

跨项蛙泳:优等生的“短板”公开课

本次锦标赛,汪顺的参赛策略与众不同。他不仅固守主项,更罕见地站上了100米蛙泳的出发台。这不是一时兴起的玩票,而是一次目标明确的“以赛代练”。“蛙泳对我来说确实是挑战比较大的一个项目,”他坦诚地说。

他的蛙泳之旅堪称一场高质量的“公开课”,从预赛1分01秒81,到半决赛1分01秒39,再到决赛1分01秒30,三枪成绩稳步提升。“一枪比一枪好,就已经达到了我的预期。”虽然最终成绩未能突破1分01秒大关,但他对这个渐进的过程感到满意。

更难得的是,这位名将毫不掩饰自己的不足。他直言向国内蛙泳顶尖高手闫子贝和董志豪学习了很多,“但是还不够”。他甚至坦诚地谈到身体条件的限制,“确实达不到一定的程度”。这种清醒的自我认知,来自一位功成名就的运动员,显得格外珍贵。他的目标不仅是提升自己,更在于“希望给之后的队友分享关于蛙泳的技术”。个人训练,被他赋予了传承的责任感。

也正因如此,我们才能理解他在强势项目100米自由泳上的弃赛选择。在以绝对实力轻松拿下预赛和半决赛第一后,他选择将决赛的泳道留给年轻选手。对他而言,此次参赛的核心目标——通过蛙泳比赛检验训练成果、提升混合泳短板、保持大赛状态——已全部达成。他的“下班”,意味着另一项更重要工作的“上班”:飞往上海参加活动后,奔赴云南,投入更高强度的全运会备战。

魅力的内核:赛场之外的担当与温度

在东安湖游泳跳水馆的赛场,“汪顺”二字的呼声总是最大。询问泳迷也会得知不少人就是“为汪顺而来”,这种“票房号召力”不禁让人好奇他的魅力究竟何在?

他那被网友调侃"张口就是一篇小作文"的发言风格,在本次锦标赛的混合采访区再次得到印证。面对媒体,这位新晋世界泳联运动员委员会委员总是从容不迫、条理清晰,将每个问题都回答得如同一次微型演讲。“通过自己感染更多喜欢游泳的人,也去倾听关爱关心喜欢游泳的朋友们,让他们的声音可以被世界泳联听到。”这些话语背后,是一个运动员走向国际体育事务舞台的自觉。

赛场下的汪顺同样展现着这种特质。帮队友王长浩向丁俊晖求签名的事被媒体捕捉后成为一桩美谈,而更多时候,他与年轻选手训练交流的场景,则展现出一个奥运冠军难得的平常心。这种既能在国际场合郑重发声,又能与年轻队员自然相处的特质,或许正是他能够持续获得观众喜爱和同行尊重的原因。

记者观察:

询问泳迷也, 这位奥运冠, 是一个运动

在汪顺身上,我们看到一种中国游泳中生代领袖特有的成熟与平衡。他比之孙杨,少了一分棱角毕露的傲气,多了几分宽厚与谦和;比之潘展乐等新生代,又少了一分初登巅峰的稚气,多了几分沉稳与大局观。他正以柔韧而坚定的姿态,完成着从顶尖运动员到传承者的角色进化。本次全锦赛,作为资深运动员的他,仍不愿错过任何“以赛代练”的机会,勇敢地在自己的短板上给自己出难题,这本身就是对“拼搏”二字最生动的诠释。

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记者 泽登旺姆 摄影 泽登旺姆 责任编辑 蔺虹豆 编辑 卢娅芮 审核 蒲薇

Copyright 2024 B体育(中国)官网入口 -APP下载 B SPORTS All Rights by B体育